凯发一触即发情势变更下商标行政案件实质性化解⸺|朝冈实岭|以“撤回重评”程序的适
2025/07/19 凯发k8官方智能科技
权或其他在先权利发生权利冲突的案件中ღ★✿,即以相对理由审查的案件ღ★✿。在此类案件中ღ★✿,“情势”即是在相同或类似商品上存在在先商标ღ★✿、其他在先权利等ღ★✿,“情势变更”指在先商标以及其他在先权利消失ღ★✿。[1] 在商标行政纠纷中ღ★✿,诉争商标因违反《商标法》第三十条与第三十一条ღ★✿,即与在先申请或注册的引证商标发生权利冲突ღ★✿,而引证商标的权利状态不稳定的情形屡见不鲜ღ★✿,并常因此在行政及司法阶段面临等待引证商标的权利状态稳定的问题ღ★✿。此时ღ★✿,引证商标的权利状态变化直接影响此类案件的事实认定与最终结论ღ★✿。但这一状态的确定需要等待商标行政机关的处理结果ღ★✿,由此司法机关对此是否等待ღ★✿、如何等待将直接影响此类案件的审判结论ღ★✿。在以往处理涉《商标法》第三十条ღ★✿、第三十一条的商标申请时ღ★✿,即使存在引证商标权利状态不稳定的情形ღ★✿,囿于法律层面缺乏明确规定ღ★✿、案多人少的审结压力与“案套案”情形等综合原因ღ★✿,行政机关在评审实践中难以积极适用等待程序ღ★✿,司法机关亦难以在诉讼中一直等待引证商标的权利状态稳定ღ★✿。
以商标申请驳回复审案件为例ღ★✿,[2] 引证商标在诉讼阶段不再构成诉争商标的权利障碍而适用情势变更”原则ღ★✿,已经成为诉讼阶段驳回复审决定得以撤销的主要原因凯发一触即发ღ★✿。[3] 在上述“商驳”案件中ღ★✿,除对认定商标近似存在异议外ღ★✿,提起行政诉讼的商标申请人亦期望借助延长司法救济ღ★✿,在保证己方在先申请日下ღ★✿,等待引证商标权利基础丧失的行政结果ღ★✿。不难发现ღ★✿,此类案件中当事人ღ★✿、司法与行政资源由于等待引证商标权利状态确定而被大量消耗ღ★✿,存在程序空转问题ღ★✿。此时ღ★✿,对于引证商标权利状态ღ★✿,是否等待?谁来等待?如何等待?得出引证商标权利基础已经丧失的行政结论后又该如何处理?这些是困扰商标申请人ღ★✿、行政和司法机关的堵点朝冈实岭ღ★✿、难点ღ★✿。具体到“商驳”案件中朝冈实岭ღ★✿,一旦引证商标在司法诉讼阶段出现“情势变更”[4] 或者被引证商标权利人注销 [5] 的情形ღ★✿,此时ღ★✿,诉争商标的在先权利障碍可能不复存在朝冈实岭ღ★✿,那么行政机关作出的被诉裁决就有可能被撤销ღ★✿。以往此类案件的审结ღ★✿,即使至起诉时引证商标已经不再构成权利障碍ღ★✿,但仍要经历“起诉 - 立 案 - 开庭 - 判决 - 生效执行”这样完整的司法流程和负担较高的诉讼成本ღ★✿,不利于实现“简案快审”ღ★✿、全面提升商标行政案件审判质效的目的ღ★✿。
正如波斯纳所言ღ★✿:“案件负担增长的压力导致法院体系发生简化或简省朝冈实岭ღ★✿。”[6] 高负荷的办案压力促使法院积极探索提升工作质效的新方法ღ★✿。2021年ღ★✿,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受理商标行政案件的数量已达1.8万余件ღ★✿,其中“商驳”案件受案数量达10733件ღ★✿,2015年至2022年均增幅高达29.4%ღ★✿。[7] 作为商标行政案件的主要部分ღ★✿,“商驳”案件如何运用多元解纷机制ღ★✿、实现有效繁简分流ღ★✿,关系到整个商标行政案件审判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审判质效的全面提升ღ★✿。作为集中管辖全国商标行政案件的一审法院ღ★✿,北京知识产权法院于2022年5月探索商标行政案件多元解纷程序ღ★✿,推出了“撤回重评”程序凯发一触即发ღ★✿。随着“撤回重评”程序逐步完善和成熟ღ★✿,以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商标驳回复审行政纠纷的收案数量为基数ღ★✿,预计将有3%左右的案件于诉前化解ღ★✿,另有3%-5%的案件可于诉中化解ღ★✿,即以2023年商标驳回复审行政纠纷预计收案数为基数ღ★✿,全年可能将有600余件案件于诉前化解ღ★✿,另有600件至1000余件案件于诉中化解ღ★✿。[8]
在北京知识产权法院与国家知识产权局双方的共同推动下ღ★✿,“撤回重评”程序(又称“撤诉重裁”)应运而生ღ★✿。其适用于在司法阶段出现引证商标被撤销公告ღ★✿、无效宣告公告等在先权利丧失ღ★✿、将导致被诉裁决因为“情势变更”而被撤销的商标行政案件ღ★✿。在具体适用阶段ღ★✿,分为诉前调解阶段和庭前阶段(指在正式立案后ღ★✿、开庭前)两种(流程见图1)ღ★✿:
诉前调解阶段是“撤回重评”程序的前置配套ღ★✿,用于等待引证商标的权利状态稳定ღ★✿,进而事先分流处理ღ★✿。具体而言ღ★✿,在起诉立案阶段ღ★✿,询问原告是否同意诉前调解ღ★✿。对于同意的ღ★✿,进入为期2个月的诉前调解阶段ღ★✿。调解期限届满前ღ★✿,原告可以申请延长调解期限2-4个月ღ★✿,以便在正式立案前更充分地等待引证商标权利状态稳定ღ★✿。因此ღ★✿,至正式立案时ღ★✿,引证商标已经在诉前调解阶段经历了近6个月的等待期ღ★✿,为其权利状态的稳定奠定了时间基础ღ★✿。即使案件的引证商标的权利状态在诉前调解期限内仍不能稳定ღ★✿,或者出现新证据但因诉前调解期限临近届满ღ★✿,无法及时向法院申请适用撤回重评程序ღ★✿,法院在正式立案后仍可视情况继续组织诉中化解ღ★✿,当事人在诉讼中仍可申请适用该程序ღ★✿,实现诉前化解与诉中化解的有效衔接ღ★✿。[9]
“撤回重评”程序实现了商标申请人ღ★✿、行政机关与司法机关的多赢效果ღ★✿:较之以往伴随“情势变更”情形而进入诉讼程序的“商驳”案件ღ★✿,经过一审ღ★✿、二审甚至再审流程才能最终“尘埃落定”ღ★✿。司法机关通过程序优化和创新ღ★✿,使得“情势变更”下以“商驳”案件为代表的类型化案件实现实体公正与程序效率的兼顾ღ★✿。商标申请人可借助诉前调解阶段ღ★✿,等待引证商标权利基础丧失等“情势变更”因素的确定ღ★✿,亦可在出现“情势变更”情形后选择适用“撤回重评”程序ღ★✿,使商标更快获准初步审定ღ★✿,减轻既往的诉累ღ★✿。对行政与司法机关而言ღ★✿,“撤回重评”程序使得此类案件的应诉成本及上诉ღ★✿、申诉率大大降低ღ★✿,缓解审查员及法官为大量审判事务性工作牵绊的困境ღ★✿,使得行政与司法资源得以优化配置ღ★✿,更好聚焦于难案要案ღ★✿。
判断行政争议是否实质化解ღ★✿,应当考察“原71告合法权益是否获得实质救济”及“程序是否实质终结”ღ★✿,将纠纷“一次性”解决作为重要检验标准ღ★✿。[10] 在我国商标授权确权行政案件逐年递增ღ★✿、因“情势变更”情形而衍生案件不断的背景下ღ★✿,商标行政审判应转变就案办案ღ★✿、以案件数量为绩效考核目标的传统思路ღ★✿,结合案件特殊性ღ★✿,着力解决因“情势变更”情形产生的程序空转问题朝冈实岭ღ★✿,促使商标行政案件在一审阶段得到实质性化解ღ★✿。“撤回重评”程序创造了一条有别于传统商标行政审判流程的“绿色通道”ღ★✿,有助于涉及“情势变更”情形的商标行政案件在诉前ღ★✿、庭前阶段实质化解ღ★✿,值得在审判实务中进一步发展完善ღ★✿。
基于“撤回重评”程序的创设背景与实践经验ღ★✿,笔者认为ღ★✿,实现商标行政案件的实质性化解ღ★✿,应当妥善处理好三对关系ღ★✿。
在知识产权行政纠纷“行政 + 司法”双轨并行的模式下ღ★✿,处于争议后端的司法机关作为矛盾化解的终局权威ღ★✿,应当深刻把握行政程序与司法程序在价值理念和功能定位上的区别ღ★✿,避免因二者程序之间缺乏协调而导致程序空转ღ★✿、以案生案ღ★✿。2023年ღ★✿,国家知识产权局累计各类商标评审申请收文41.1万件ღ★✿,同比下降2.8%ღ★✿。其中ღ★✿,驳回复审案件31.3万件ღ★✿,审理复杂案件9.8万件ღ★✿。2023年ღ★✿,共完成商标评审案件审理37.3万件ღ★✿。其中ღ★✿,审理驳回复审案件28.4万件ღ★✿,审理复杂案件8.9万件ღ★✿。[11] 不可否认ღ★✿,在缺少相应的配套制度ღ★✿、行政审查紧张ღ★✿,以及行政部门对于行政效率的要求等多重压力下ღ★✿,商标局在案件审理过程中也更倾向于更快地审理完手头的案件ღ★✿,在暂缓审理与否这一问题上倾向于考虑案件积压问题而不愿采取暂缓审理ღ★✿。[12] 处于商标行政案件审理前端行政机关选择加快审理ღ★✿,越发强调审查效率ღ★✿,不断压缩审理期限ღ★✿,同时避免大规模适用暂缓审理机制以减少“案套案”情形下循环阻塞评审工作的问题ღ★✿。此时ღ★✿,于行政机关而言ღ★✿,首先要保证绝大多数商标申请的整体审查流程的顺畅ღ★✿、高效ღ★✿,再对个别案件适用暂缓审理制度ღ★✿。相应地ღ★✿,在行政审查阶段被驳回注册的商标申请人为保留较早的申请日优势ღ★✿,避免驳回复审决定生效ღ★✿,将诉诸商标行政纠纷解决后端的司法机关ღ★✿,等待“情势变更”情形的压力由此传导至司法机关ღ★✿。面对“情势变更”情形何时出现的不确定性ღ★✿,司法机关同样有深化案件繁简分流ღ★✿,提升司法办案质效的需求凯发一触即发ღ★✿,以确保诉讼效率与实质解纷ღ★✿。成立十年间ღ★✿,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共受理商标行政案件132989件ღ★✿,占商标案件的96.77%凯发一触即发ღ★✿,其中商驳案件79712ღ★✿。[13] 2016年ღ★✿,该院设立了速审组ღ★✿,对事实相对清楚ღ★✿、法律适用标准相对明确的“商驳”案件实施集中快速审理ღ★✿。2023年ღ★✿,该院人均结案数达到432件ღ★✿,“商驳”案件平均审理时长从146天缩短到57天ღ★✿。[14] 应当明确ღ★✿,在案多人少的大背景下ღ★✿,效率与公平必须实现质效统一ღ★✿,且保证效率是实现公平的基石ღ★✿,确保公平是强调效率的目的ღ★✿。也应当注意ღ★✿,行政程序与司法程序的价值发挥及功能定位不再孑然独立ღ★✿。而商标行政程序如片面强调行政效率ღ★✿,评审阶段消极适用中止审理ღ★✿,最终可能影响司法程序的效率ღ★✿,进而影响司法公正的实现ღ★✿,反致商标行政机关的评审质效最终受损ღ★✿。典型情形是因在诉讼阶段出现“情势变更”情形ღ★✿,司法机关据此撤销被诉决定后ღ★✿,行政机关不得不出庭应诉及重新裁决ღ★✿,由此产生程序空转与诉累负担朝冈实岭ღ★✿。在行政程序与司法程序之间的协调配合下ღ★✿,针对“情势变更”ღ★✿,既不能“一边倒”依靠司法机关主动等待引证商标的权利状态稳定ღ★✿,也不能无条件要求行政阶段等待引证商标的权利状态稳定ღ★✿,而应把握好商标行政授权确权各程序之间的协调ღ★✿,与司法机关诉前化解理念相协调ღ★✿,宜由商标行政机关结合各类商标行政案件的特点ღ★✿,出台针对性工作规范ღ★✿,明确行政阶段可以或应当中止审理的情形ღ★✿,通过适度中止驳回复审审理ღ★✿,源头减少类似案件涌入诉讼ღ★✿,节约各方资源ღ★✿。2023年6月13日ღ★✿,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评审案件中止情形规范》解读一文ღ★✿,介绍了评审案件中止的原则ღ★✿、情形及程序ღ★✿,明确规定七种应当中止情形和三种视具体案情可以中止情形ღ★✿,有助于涉及引证商标权利状态不稳定等“情势变更”情形的商标行政案件ღ★✿,尤其是“商驳”案件在评审阶段得到实质性解决ღ★✿,从而源头减少类似案件涌入司法机关ღ★✿。[15]
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ღ★✿,这一目标的实现离不开司法机关在个案正义与整体质效上齐头并进ღ★✿、相得益彰ღ★✿:于每个案件做到公正司法ღ★✿、定分止争ღ★✿,同时又保证全部案件整体运行顺畅ღ★✿、裁判尺度统一ღ★✿。个案正义与整体质效相辅相成凯发一触即发ღ★✿,个案正义是确保质效的基石ღ★✿,而确保整体质效为实现个案正义营造有利条件ღ★✿。作为一项针对商标行政纠纷的创新程序ღ★✿,“撤回重评”程序通过在诉前阶段与庭前阶段分类处理商标行政纠纷案件ღ★✿,由司法机关居中调解ღ★✿,以原告同意撤诉ღ★✿、被告重新裁决的形式ღ★✿,代替既往的相对漫长且已无实质性争议的诉讼流程和庭审过程ღ★✿,尽可能将争议化解到诉前或者庭前ღ★✿。在此过程中朝冈实岭ღ★✿,司法机关通过诉前调解期等待行政机关对涉案引证商标的处理结论ღ★✿,而“商驳”案件在司法阶段亦存在“案套案”ღ★✿、基数大的问题ღ★✿,诉前调解期等待化解的期间可能使得司法机关案件管理压力增加ღ★✿,即在短期内会因个别案件等待影响结案进度乃至关联案件审理ღ★✿,增加案卷管理压力ღ★✿。此时ღ★✿,司法机关应以实质性解决纠纷ღ★✿、减少矛盾为导向ღ★✿,借助“撤回重评”程序ღ★✿,争取商标行政纠纷于一审期间得到实质性化解ღ★✿,减少程序空转凯发一触即发ღ★✿,通过优化团队人员分工ღ★✿、科学化卷宗管理ღ★✿、完善诉调对接等方式妥善处置短期内的困难ღ★✿,充分发挥“撤回重评”程序实质解纷的长期效益ღ★✿。
在我国积极倡导多元纠纷解决机制的时代背景下ღ★✿,知识产权纠纷多元解决机制依托于多元解纷理论为当事人提供诉讼之外更多元ღ★✿、更合理的纠纷解决途径ღ★✿。以纠纷解决主体为主要划分标准ღ★✿,知识产权纠纷解决的多元机制主要包括诉讼ღ★✿、仲裁ღ★✿、调解(法院调解ღ★✿、人民调解ღ★✿、行政调解等)ღ★✿。其中ღ★✿,调解以双方当事人自愿为前提ღ★✿,保障当事人对于调解机制的自由选择权ღ★✿。由于深受“诉讼中心主义”观念的影响ღ★✿,当事人发生纠纷后ღ★✿,往往首先想到的是向法院提起诉讼ღ★✿,即便在我国当前大力构建多元纠纷解决机制的浪潮下ღ★✿,这种状况尚未得到根本改观ღ★✿。[16] 以“撤回重评”程序为例ღ★✿,虽然客观上减少各方诉讼成本ღ★✿,但作为一项针对商标行政案件的新兴机制ღ★✿,亦面临同调解程序的诸多共性问题ღ★✿:一是程序适用流程待优化ღ★✿。较传统诉讼程序ღ★✿,“撤回重评”程序对组织者的沟通协调能力和案卷管理水平提出更高要求ღ★✿,整个操作流程较传统诉讼模式要求更为精细ღ★✿,要求在诉前及庭前及时排查引证商标的权利状态ღ★✿,提前筛选出符合适用条件的案件ღ★✿,并主动向双方当事人沟通释明ღ★✿,询问适用意见ღ★✿。二是双方当事人的配合不足ღ★✿。作为原告的商标申请人得知需要以其先行撤回起诉或撤诉为条件ღ★✿、放弃部分商标为该程序的适用前提后ღ★✿,缺乏足够信任ღ★✿,且认为判决书更加有效力而不愿适用ღ★✿。同时ღ★✿,行政机关也可能超期重裁ღ★✿,影响该程序的稳定预期ღ★✿。三是通过“撤回重评”程序虽然可以解决特定类型的商标行政案件ღ★✿,但从文书公开视角ღ★✿,无法为后续面临类似案情的商标申请人提供适用指引和信任担保(因为是撤诉裁定书ღ★✿,看不出是为何撤诉的ღ★✿、怎么处理的)ღ★✿。上述问题造成一些本可以适用“撤回重评”程序的案件最终仍以传统审判程序处理ღ★✿,不利于解决程序空转与节约各方资源ღ★✿。对此ღ★✿,不仅需要司法机关加强前期的程序引导ღ★✿、准确筛选案件ღ★✿,更需要保障和宣传程序适用的效果ღ★✿,消除当事人对程序选择的“多元无知”问题及选择适用多元化解程序的后顾之忧ღ★✿。可以从以下方面予以完善ღ★✿:一是强化多元解纷机制的程序保障ღ★✿、团队分工和宣传引导ღ★✿。进一步优化“撤回重评”程序的启动ღ★✿、主持ღ★✿、运行及时限管理ღ★✿,指定专人定期跟踪引证商标状态和案卷管理ღ★✿,通过新闻发布会等形式充分发挥典型案例的示范作用ღ★✿。二是充分尊重当事人处分权ღ★✿,贯彻自愿原则ღ★✿,保障当事人对不同纠纷解决程序的自主选择权ღ★✿。是否选择适用“撤回重评”程序ღ★✿,应由当事人自主决定ღ★✿,保障其对该程序的事先知情权与自主选择权ღ★✿。三是完善诉讼程序与非诉化解程序之间的分层递进机制ღ★✿。立案阶段应向当事人充分告知适合的调解程序ღ★✿,确保其程序知情权ღ★✿,准确筛选ღ★✿、标注可能符合适用“撤回重评”程序的商标行政案件ღ★✿。如经诉前阶段适用“撤回重评”程序凯发一触即发ღ★✿,妥善解决了纠纷ღ★✿,则无需进入诉讼ღ★✿;反之ღ★✿,予以立案ღ★✿,进入诉讼程序ღ★✿。经过核查引证商标的权利状态ღ★✿,审判团队于庭前适用该程序的ღ★✿,则无需进入庭审ღ★✿;反之ღ★✿,进入庭审程序ღ★✿。同时凯发一触即发ღ★✿,鉴于“撤回重评”程序的适用本质上由司法权引导ღ★✿、组织和保障ღ★✿,为确保适用效果和发现问题ღ★✿,可探索建立相应的非诉化解考核体系ღ★✿,推行责任制管理ღ★✿,促使审判团队积极规范适用该程序ღ★✿;开辟绿色通道ღ★✿,对于适用“撤回重评”程序的当事人ღ★✿,予以优先处理ღ★✿,向当事人充分答疑解惑ღ★✿,促使当事人积极选择适用多元解纷程序ღ★✿。
[1] 马晓滨,李仕成.商标行政诉讼中情势变更原则的适用[J].中华商标,2021(7).
[2] 鉴于商标申请驳回复审案件在实务中占据商标行政案件的绝大部分,案件数量增长快ღ★✿、类型化程度较高,以此类案件作
为分析对象,更能反映出商标行政纠纷处置的一般规律.对该类案件实务中简称商驳案件,下文以此指代.
[4] 结合《商标法》规定,诉讼阶段因引证商标权利基础丧失而可能出现的情势变更情形主要包括引证商标在诉讼阶段
被撤销注册ღ★✿、无效宣告ღ★✿、因期满未续展而注销ღ★✿、引证商标商标转让至原告名下ღ★✿、因驳回决定及后续复审决定生效而失
[5] 对于此类情形是否适用情势变更目前在司法与行政机关之间尚存在争议.司法机关一般认为,鉴于引证商标的权利主
体已经注销,故该引证商标不再有在市场继续使用的可能性,故不会与诉争商标产生混淆误认,其判断过程须结合引证商
标权利人的工商档案排除该引证商标的事先转让ღ★✿、许可他人使用等仍可能在市场使用的情形;行政机关基于引证商标的
[6] [美]理查德·A·波斯纳.联邦法院:挑战与改革[M].邓海平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189.
[7] 北京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研究会.【附典型案例】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商标行政诉讼繁简分流工作情况通报会.
[8] 北京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研究会.【附典型案例】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商标行政诉讼繁简分流工作情况通报会.
[12] 孙玉荣,卢润佳.商标行政案件中暂缓审理制度适用的困境及优化对策[J].科技与法律(中英文),2022(2).
[16] 梁平,陈焘.论我国知识产权纠纷解决机制的多元构建[J].知识产权,2013(2).k8凯发k8·凯发(中国)天生赢家·一触即发ღ★✿,凯发网站ღ★✿!